2014西藏朝圣(13)——桑耶、昌珠、西扎、敏珠林寺
2014年4月底至5月初,班玛陈立尖措仁波切率弟子完成了西藏拉萨—日喀则—山南的朝圣之旅。
5月9日,大家在桑耶寺宾馆美美睡了一觉,清晨起床,各自为战在街上吃碗照例很硬的藏面,前往桑耶寺朝拜。
桑耶寺,位于山南地区扎囊县桑耶镇,雅鲁藏布江北岸哈布山下。吐蕃王朝时期,因为莲师的到来和对鬼神的降伏,桑耶寺得以建成。在莲师主导下,桑耶寺具备了僧团建制,也因此成为西藏历史上第一座三宝俱全的寺院。
桑耶寺内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,中心佛殿兼具藏族、汉族、印度三种风格,因此也被称作三样寺。
在桑耶寺,仁波切率弟子为觉沃佛像贴金、莲师像贴金,进行了供灯、供茶、荟供的供养,并对140位僧人一一供养,请他们为弟子及众生念经,助其福智增长。
在桑耶寺仔仔细细地把所有的佛殿、宝塔、佛像朝拜之后,大家前往山南地区另一重要寺庙——昌珠寺朝拜。
在昌珠寺,仁波切率众为经堂佛像贴金,进行供僧、供茶、供灯、荟供的供养,并请寺庙僧人为弟子及众生念经回向,帮助他们去除业障烦恼、增长福报智慧。
在仁波切的安排下,大家还幸运地见到了声名远播的昌珠寺镇寺之宝——珍珠唐卡。
昌珠寺建于吐蕃时期,位于山南地区泽当镇南郊外,由松赞干布主持修建,是西藏最古老的寺庙之一,属格鲁派寺院。藏语中,昌是鹰、鹞的意思,珠是龙的意思。相传此地在建寺前有一恶龙,被松赞干布化身为大鹏降伏后才得以建寺,故得名。
莲师和米拉日巴尊者等曾在昌珠寺周围修行,其修行地遗址仍存,是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。

昌珠寺内歇脚的僧人
从昌珠寺出来,仁波切与司机用藏语交流一番,转头告诉大家,我们现在去西扎寺!又是一个陌生的寺庙名称,但也可能又是一个意料之外的惊喜……
汽车沿着崎岖的小马路艰难爬行,眼看着宏大的昌珠寺越变越小,高海拔的概念在众人心头瞬间升腾,不觉间因担心而起的颂经声在车后座上悄悄响起。仁波切和藏族司机相视而笑,回头调侃:“平时念经没信心,害怕了就有信心了是吧……”
西扎山是泽当最高的山峰,也是最险的山峰,可与贡布日比齐,但比贡布日还要陡峭。西扎寺就建在离山顶很近的地方。
离山巅大约还有千米之高时,路到尽头,车只能停下,仁波切与侍者二人徒步上山,朝拜西扎寺和莲师修行洞,据称,莲师在此洞修行三年三月零三天。
仁波切在山上的觉姆寺进行了供僧、供灯、供茶与荟供的供养,并请觉姆为众生念经回向,助其增长福报智慧。
朝圣期间,每天去哪儿拜什么,除了仁波切,大家都是云里雾里,只有到了地头才知究竟。有了宝贵经验,上车紧歇下车紧跟,就成了弟子们的既定方针。因此,当晚六时,赶回拉萨的路上,仁波切对司机师傅说了句:门珠郞(敏珠林)的时候,大家已经不是特别惊奇了……
敏珠林寺是宁玛派六大寺之一,位于山南扎囊县,是宁玛派在前藏的主寺之一,建于清康熙十五年(公元1676年),由宁玛派的一位伏藏大师德达岭巴·吉美多杰创建。敏珠林寺是前藏宁玛派两座著名寺院(另一座为多扎寺,朝圣(11)中有介绍)之一。因这两座寺院所传的伏藏不同而形成了宁玛派的两个支派。敏珠林寺在研究宁玛派的历史、教义等方面,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
晚九时,大家赶到敏珠林寺,敲开寺门,经僧人请来铁棒喇嘛,为寺庙做了供灯、供茶、荟供的供养,并且供僧95位,请他们为弟子及众生念经回向。一位青年僧人持手电打开祖拉康佛殿大门,仁波切率人得以对大经堂主要佛像一一朝拜。
离开敏珠林寺,司机师傅把车开得飞快,将近夜里十二时赶回拉萨,山南乃至西藏的朝圣之旅就此结束……
顶礼药王上师!顶礼班玛陈立尖措仁波切!